一、佛教启蒙次第 佛法基础

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

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

  • 作者雪相法师
  • 出版社明静讲堂
  • 发行日期2021-08

一、佛教启蒙次第

佛法基础

《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》《出离苦海的起航》《殊胜的三皈依》《佛学基础》《五戒表解讲记》《劝发菩提心文》《静坐讲义》《饬终须知》

佛门礼仪

《礼敬佛陀》《入寺法式》《学佛行仪》

修身修德

《佛教启蒙钞第一册》《佛教启蒙钞第二册》《自我教言》《二规教言论》(可参阅诸大德讲记)《了凡四训》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》 (亦可参考这两本书的讲记《改造命运的窍诀》)

印光法师:窃以袁了凡四训,为改过迁善之嘉言,俞净意一记,为至诚格天之懿行。其发挥事理,操持工夫,最为严厉纯笃,精详曲尽 。

雪相法师:世间善书,必不能尽谈因果缘起之究竟法理。然书中记录之诸多因果故事,亦多有发人深省之处,其感天动地之义举,或招罪招罚之惨状,足以警策人心,令人断恶修善。且此些善书流传已久,人多习学,民国时印光大师,亦常推荐,大有淑世化民之功,即今已蔚然成风。山僧观现今社会,科技文明虽日益进步,但人心烦恼与古时无二无别,且断灭论盛行,人心愈加浇漓,故深慕印老之慈恩,不舍方便,列为初学警策。若日后欲要深入佛法,真正了解因果、生死之究竟至理者,还应以佛经祖论为根本,深入学习方可。今恐世人得少为足,或执着方便而废弃真理,故特别标注,望读者善加理会,早入诸佛智海。

人物传记

《释迦牟尼佛传》《天台九祖传》《密勒日巴尊者传》

善恶因果熏修

《善恶辨正录第一册》《因果事例明镜集》《居士学佛不如法言行面面观》《安士全书今译》《历史感应统纪语译》《寿康宝鉴白话》《五福临门》《守护大乘》

经论祖语

《遗教三经》《贤愚因缘经》、《百业经》、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《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》《印光法师嘉言录》《竹窗随笔白话解》《弘一大师文选》《虚云和尚开示录》《佛子行三十七颂》(建议将此三十七颂背诵,并理解其内涵。可参阅顶果钦哲仁波切讲记,《你可以更慈悲》)

忏悔实修

《忏悔法门讲记》《法华三昧忏讲记》

经典多闻

《安稳文集》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道德经》

注:此条所列举的书籍,除了有关佛教的著作,同时也列举了世俗社会中的一些经典著作。身为华夏儿女,既然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,为了能更好了解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生态,作为佛弟子的,应该了解一下古典文化和基本的传统价值观,乃至是对人类有益的一些经典著作。

第一篇《出离苦海的起航》中所包含的内容

前言
第一章:觉海慈航
第二章:可许则许
第三章:浅谈三皈五戒
第四章:念佛的功德利益
第五章:放生的功德利益
第六章:居士须知五十条
第七章:
一、印光大师简介
二、十来偈
三、心地和命运
四、地藏菩萨本愿经(摘录)
五、德育启蒙
六、憨山大师醒世歌
七、名人论佛教
八、印造经文佛像之功德利益
九、结语
十、读奉经文佛像应该注意什么?

若有善知识教授者,可从善知识求学;若无依止者,可参阅近代大德之讲记。本篇“佛教启蒙养正”学完后,请将主要的内容:《佛教启蒙钞》《佛学基础》《十善业道经讲记》《劝发菩提心文》《遗教三经》《佛子行》《守护大乘》等,再温习一下,要基本掌握所学内容的大意和内涵。

二、佛教正行深入

教理基础

《佛法概要》《佛教基本知识》《法界次第初门》《佛教问答750题》《净土宗教程》

戒律威仪

在家:

《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》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《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》《瑜伽菩萨戒本讲记》《优婆塞戒经讲记》

僧众:

《沙弥律仪要略》《南山律学教程》《梵网经菩萨戒讲记》(白圣法师)《释门法戒录》《僧训日纪》《释门自镜录》

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》《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济缘记》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钞资持记》《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》研学律藏(四分律藏、五分律等诸部律藏)

佛言祖语

《禅林宝训》《影尘回忆录》《寒笳集》《缁门崇行录》

佛教史

《天台教学史》

人物传记

《一梦漫言》《净土圣贤录》《高僧传》

天台宗深入

《天台九祖传》《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》《教观纲宗科释》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《始终心要》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《天台传佛心印记注释要》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《性善恶论》《南岳大乘止观》《法华文句疏记》《法华玄义释签》《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》

经论精选

短篇:《金刚经注解》《地藏菩萨本愿经略解》《六祖坛经》《阿含经选编》《百法明门论》《八识规矩颂》《唯识三十颂》《地藏菩萨圣德大观》《观无量寿佛经疏》(善导大师)《弥陀要解》《入菩萨行论》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《大乘起信论》

中长篇:《俱舍论》《大智度论》《中论》《楞严经通议》《大佛顶楞严经文句》《瑜伽师地论》

以上所推荐的书籍敬请以妙稀有弘法小组审定过的版本为准(加了标注或者按语),其中所有书籍的电子档会不断优化完善,故需要者最新版者,可进入我们网站下载https://sanxuezang.com/ ,或联系工作人员获得。请发送短信到手机号:13706549768 18206309021

此些推荐的文章,以天台宗为主,其所列举的题目为大纲导读。自古至今,其法宝颇为丰富,兹不繁举。

天台宗,又名法华宗,隋朝智者大师于浙江天台山创立。是佛法传入中国后,第一个成立的宗派,以《妙法莲华经》为主要所依经典。智者大师畅怀台宗三大事,以大苏妙悟发旋陀罗尼,华顶实证,入法华三昧,为佛境界。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,四根普被,其所著述,究竟圆满,被盛赞为“东土释迦”。故可见其所阐之教理的可与佛同俦,其灵山亲承之法华实相法印,代代传承,佛灯常明,照彻古今。

此些大部分文章皆乃历代祖师大德之著作,若按此次第修学的可大彻大悟,即生成就。若有不懂的名相可以查寻佛教词典等。拙衲障重慧浅,无有圆明之佛眼,故不能遍查当今法师之本迹。又近时之人,多好高骛远,解高行低,难以为众生做圆满之教授;又未知日后毕竟如何,或否邪谬。故除了历代公认之大德祖师,余则不为推荐当代一些法师之言教,作为准则,奉为圭臬。然此语所出,非一概否定当代大德法师之悟证,实则如前所说,衲所不知也。故一则为护持正法传承故,非祖师大德不能为准;二则为不断众生慧命故,非严加详查不可依止;三则为防法缘广大之邪辈妄充善知识,故不得一概揽列也。文中所推荐之近现代法师及其著述,亦只是为吾等初学者作为参考,辅助学习经律论三藏典籍。

正行之修学,首先是关于戒律威仪和基础知识的研究。“戒律若不存,当处法随灭”,戒律者乃佛法之寿命,故为令正法久住,各宗各派四众弟子皆应研究学习,护持如来正教。

欲有真正想修学佛法者,还是应该依止一个明理的善知识虚心学习才好,否则自己学习极易产生偏差。在此末法时代,盲修瞎练,最后入魔道,各各自谓已得无上道者比比皆是。正如《楞严经》云:“彼诸鬼神,亦有徒众,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我灭度后,末法之中,多此鬼神,炽盛世间”。而一但自己知见上有了偏差,害人害己却不知,要想再回头,实在甚难。恐至命终之时,泥犁地狱种种刑具现前,后悔晚矣。故古代大德有“宁可千劫不悟,不可一朝错路”的豪愿。况且佛法微妙,靠的是代代传承,自己的脑子里所思量出来的永远是见思分别。否则随便看几本书就能开悟得道,便不用历代祖师呕心沥血、损己利人地弘扬讲学了。正如古德所云:“佛法无人讲,虽慧不能了。”

智者大师云:“吾不领众,必净六根;为他损己,只五品耳。”所以当珍惜正法来之不易。若无祖师大德慈悲利物,降魔辩邪,今欲想修学更是投门无路,步步皆错尔。故吾等当自省察,稽首佛前,忏悔发愿:祈愿三宝加被,祈愿观世音菩萨加被,早日能找到一位真正明理的善知识教授,或者是具有正知正见,不妄称开悟得道,实修实证的法师修学才好。

若实是机缘不熟,没有人教,吾力荐诸佛子穷研民国四大高僧的论述(初学者若想对近代整体佛教的概况有所把握,四位高僧的著作不可偏学),尤其是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并按照上面所指示的去修学(工作繁忙,无暇学法者,印光法师的著作非常适合)。印光大师实乃法身大士倒驾娑婆,末法之明灯,群魔之伏杵,邪伪之明鉴,得文字三昧,儒释道悉能通晓。其所著之《文钞》,上至成佛妙理,下至家庭教育、妇女哺乳、妊娠生子等悉皆全备。故若久久研学,必可成一大修行、大通家,穷则可独善其身,达则更可兼济芸芸众生尔。至此,方不枉得人身、徒闻佛法,亦必得厚益无穷欤!

若是精力学识富足之人,进而再可研究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论著,乃至古来禅门教下大德宗匠之论著,今生的可受学无穷,受用无边尔!若从略而学,一祖之著述即一祖一生之心境,学人一生研究效学,的可有余。(欲想总体了解整体汉传佛教的概况及教义,可以参考民国四大高僧加明末四大高僧的著作,进而往前推永明延寿大师、四明知礼大师、六祖大师、智者大师、龙树菩萨、马鸣菩萨的著作亦应了解。)

故诸行人,切不可只为参长知识,而希求博学。而是应学而受用,忘其文字之束缚,及早痛念生死无常,放下万缘扰动,精进修行!须知时不待人,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若把人生仅剩之岁月,用在无意义的闲谈戏乐、增长知识之中,可知一旦无常来临,未知有何保命神符、后世资粮?唯恐等待我们的,将是万劫难复之三涂恶道?抑或暂得即失之人生?吾等则未尝可知也!

欲穷源达底者,在明师之教诲下,应潜心修学,每一部著作细细研究。上根者非十五六年不能尽其奥义,二三十载不能脱其桶底;更何况末法时代吾等皆是下下根人,于其法性大海,怎堪任运疾驰哉!故望诸佛子选其当机,穷读之、思辨之、受用之、力宏之。平日多思维人身之难得,无常之迅速,因果之可怕,轮回之路远,一切犹如火光电影,如梦如幻,实在无有真正可乐,唯有早日听闻佛法,求得解脱,此方为人生第一要事也。

四众弟子更应在次第深入佛法的过程中,增上对戒律之研究与信心,积极学戒,明了戒律之开遮持犯。在严格的戒律规范下,培养内心的慈悲与方便,精进修持,随缘利人。进而应使自身正知正见的积累不断增长,我执我见的傲慢态度逐渐减少。在修行日益增上的基础上,居士益加恭敬有德无德之僧宝,僧人益加疏远名利权贵之世缘,这样四众各斯其职,佛教自然也就清明高尚了。如此而为,佛法亦必会日益昌明,正法自然久住世间,众生便有人法可依。此可谓护持佛教,利益众生之第一枢要也!

三、广学部分

《密宗概论》《成就胜道宝鬘集》《大圆满前行》《宗镜录》《虚云老和尚全集》《来果禅师语录》《蕅益大师全集》《莲池大师全集》……

正在陆续添加整理中,学人亦可根据个人受学教派之不同,学习祖师大德的著作。

四、经典读诵推荐

第一部分:《吉祥经》《八大人觉经》《佛遗教经》《四十二章经》《随念三宝经》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《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》《善生经》《优婆塞戒经》。

第二部分: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《普贤行愿品》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《无量寿经》《观无量寿经》《楞严经》《圆觉经》《维摩诘经》《楞伽经》《金光明经》《六祖坛经》《妙法莲华经》《大般涅槃经》《华严经》。

以上经典最好每部读诵三遍五遍乃至十遍,基本熟悉以后,再可以选择与自己相应的定为日常功课(可第二部分中选定有缘法宝)。初入佛门者,则应为自己的现世父母、冤亲债主等,读诵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至少一百零八遍,利益自己过去不学佛时有心无心杀害的众生。这样不但可以解冤释结,遣除生活中的一切不吉祥事,又可以冥阳两利,其功勋甚是广大也。若有富余精力者,继而再阅读蕅益大师所著《阅藏知津》一书,次第阅览大藏经。

若有发愿每日持诵经典作为定课者,亦可选择《大乘念诵辑要》一书中收录的经文,作为日常持诵的法宝。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,每日念诵一部,或者九卷、八卷、七卷、六卷、五卷、四卷、乃至一卷作为定课。此法宝乃拙衲选录经藏中,从古至今最常持诵的《大佛顶首楞严咒》《大悲咒》《十小咒》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《楞严经·清净明诲》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《无量寿经》《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》《妙法莲华经方便品》《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》《普贤行愿品》,依次编订为十卷,作为行者日常修持之方便。此法宝收入之经文,圆摄三乘权实教法,楷定降魔显正法印,叹发深广菩提大愿,开示无住般若之由,圆显一乘之究竟实相。日日持诵,必可疾入萨婆若海,速证微妙本心。

此仅为拙衲为初学者从经典中选录的某一部,或一经中之某一卷、某一品,其主要目的乃令初入佛门者做一方便,熟悉佛门中几部比较常诵的经文。若持诵一段时间后,亦可单独选择如《楞严经》或《法华经》之全部经文具足持诵,不断熏修。

祖师大德推荐

汉地之佛法,自隋唐八大宗相继兴起,至今之五宗独胜,皆各有传承、各有耆德菩萨普利群生。最近依然兴旺的宗派中,所能楷定的实修实证之祖师大德,如:禅宗之虚云老和尚、来果禅师等,悟证颇深,道业卓绝,为禅宗之尊宿;教门中天台之谛闲法师,华严座主应慈老法师,皆乃辩才无碍,通达教理,皆有证悟之行迹可考,可为依止;律宗之弘一法师,行持严谨,见解清净,可为依止;净宗之印光法师,道德悟证悉高,可为依止;藏传密宗之能海上师,以律扶教,深入密法,可为依止也。其余如唯识、俱舍、三论等宗派,亦有诸多学院法师等开演讲解,弘扬不坠。(唯识宗的学习可以参考太虚大师的著作)。  此为汉地诸宗派中,离吾等最近,有据可考,见行修证悉皆如理,可为四众弟子所尊奉效学之硕德也。

明末四大高僧:云栖祩宏法师、紫柏真可法师、憨山德清法师、藕益智旭法师。

民国四大高僧:虚云老和尚、印光法师、太虚法师、弘一律师。除此还有谛闲大师、宝静法师、静权法师、倓虚法师、来果法师、圆瑛法师、兴慈法师、广钦法师、守培法师、法尊法师、月霞法师、慈航法师、慈舟法师、茗山法师等大德。

净土宗十三代祖师:慧远、善导、承远、法照、少康、延寿、省常、莲池、智旭、截流、实贤、际醒、印光大师。

此只是明末至今之极少部分,明师倍多,兹不繁举。在其阅读以上大德之论著时,祖师亦多有推荐,亦应参照修学也。除列名推荐之历代祖师、缁素行者乃至开悟大德之著作外,若有单独推荐之某一部著作、某一篇论文,亦是拙衲,对此书作者本部著述之肯定。因其作者或是博地凡夫?或知见未深?故推荐此书时,并非推荐其作者及其所有著作为依止处,学者当谨察也。

结 语

此仅代表山僧一人之拙见,其所推举之次第,亦乃一家之式。若有善知识教授者,当按照善知识所列出的次第,精进闻思修学。

以上修学资料,可直接网上搜索,或到以下博客、公众号或QQ空间中《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》这篇文章中查找新的链接,亦可在线查找阅读博客内的学习资料。本篇文章会定期调整修改,大家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并下载,更新后的文章会上传至以下博客和空间。若有转载发布者,请勿删除以下网址,以便大家查询最新内容。

注:敬请转载者请勿随便删添,若有劝道友弟子参学其他善书者,可另附一文或单独标明新的推荐内容。

2011辛卯年七月十一雪相整理

2021年8月修定

请问法师,在您的“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”一文早期的版本中,提到了外典的参学,您建议大家看一下世间的四书五经、中医历史等,而听您以前说过,佛弟子不是不能参学外典吗?

答:你应该了解,在此段文之前,还有佛教启蒙养正、佛教修学正行等,若是你把这些学完,看看还能不能问出这个问题了。佛弟子不是不能了解外道典籍,而是在内典尚未通达以前,不应以主要精力参学,更不能深信皈依。而若是你真的把前面我推荐的,成百上千卷的内典经论学习完后,估计会出现两种情况,第一,自利已足,不再参学。第二,发大慈悲,如《菩萨地持经》所说,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内典,三分之一分时间学外典。明了世间芳规,通达此方文化,知彼知己,更好利人。

但若是见到初学之人在学法之余,偶尔看些课外书、世俗经论,也不必大惊小怪,只要对方已经完全归信三宝,建立了坚固的信仰,那也是未尝不可。毕竟作为中国人、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,起码要对中华文化和世间流行知识多少有些了解,才可以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流。但初学之人切不可颠倒本末,有失主次。否则一开始道心未坚,智眼不明,就大加受学世俗经典,一不小心就会被世俗杂论所转,心意飘荡,以为高妙。从而舍本逐末,与如来正法失之交臂,转入世间名言戏论之中,不得解脱。而真正于佛法中却是浅尝辄止,难以受用,从而荒废宝贵人身,错失深入机缘。更有甚者,被世智辩聪所迷惑,误解佛法,以为佛教的道理与世间的圣贤之学没有什么区别,从而轻视圣教,诽谤般若,造下地狱之业,甚是可惜。这都是对佛法尚未深入就广泛“参学”外典的弊端,学人不可不慎啊。

释雪相

新浪微博:四生道人  QQ号:635374166

明静讲堂(网络共修讲堂)

微信公众号:明静讲堂、天真妙心(仅发布雪相法师个人文章)

其分享的资料中,为更好的适应大家的需要,内容或有重新删添,故应以上传的最新资料为准。

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

明静讲堂公众号

佛教修学次第推荐及注意事项

雪相法师专用公众号

有关雪相法师文集、影音资料等,网络关键词:雪相法师、四生道人、安稳僧、天真妙心、安稳文集、四生语录、四生法音。

相关图书

佛学基础
学佛必须了解的基础名相
饬终须知
了解人生最大的一件事
静坐讲义
学习静坐入门书籍推荐
劝发菩提心文讲记
此菩提心,诸善中王
五戒表解讲记
学习五戒入门必读
殊胜的三皈依
一文带你了解三皈依